03 血氣虛弱型

嗜肝性病毒作為疫毒病邪進入人體後,若患者的體質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邪就能隱伏血份,侵犯五臟六腑。邪不僅傷正,且能擾亂氣血,使患者出現氣、血虛損,而逐漸發生氣血失調的病理改變。

臨床上觀察所見,氣、血兩虛往往是疫毒病邪侵犯人體時間較為悠久或五臟六腑被損害時間較長所做成的後果(特別是嬰、幼兒或兒童時期就被感染)。當一般患者的症狀僅表現為肝郁肺燥或胃腸濕熱時,病變程度還較為輕、淺。但濕為陰邪,易損陽氣,感染人體後,患者脾陽首受其害,濕邪困於脾、胃,先是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困脾日久可以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繼能出現脾虛。由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容易做成營養不良,貧血,遷延日久就全身各臟腑功能均受影響,逐漸發生機能衰退。使氣、血化生不足而做成氣、血兩虛的後果。

此外,氣血虛弱亦常為繼發於有形的失血。因時疫之邪進入機體,濕熱初則蘊結中焦脾胃,蒸於肝膽,郁積於胃腸中,繼而熱毒可乘虛流注下焦,影響膀胱、大腸和女性宮胞。而肝藏血、肝熱即血熱,當熱邪伏於血份,做成肝陰虧損,血中陰液被耗,如腎中水火交旺、血份熱甚。衝任氣虛、不能攝血。則女性常月經不調,引起經水先期,來必甚多,經水一月再來,甚至經水不止。除女性經期長期、大量、反覆出血外,兒童期反覆鼻出血,青年期便發生胃出血,或因肝郁血逆肛門引起痔核而合併反覆便血,這些慢性而又量不算少的失血,往往并不為患者重視。但由於得不到及時治療或治療失當(特別是使用了傷肝藥物),極容易加速氣血兩虛出現。

氣血兩虛的主要臨床症狀為患者消瘦,面色晃白,氣弱懶言,身倦無力,四肢不溫,心悸,眩暈,失眠,多夢或嗜睡。如已伴陽虛,則患者可發生虛胖(繼發性肥胖)。除具上述症狀以外,常有全身酸痛,關節欠靈活,倦動,易疲勞,自汗,多汗,盜汗,氣促。體查可見舌體胖脹,舌邊有明顯齒印,舌質色淡如水浸,脈弱而頻數,下肢浮腫,脛骨前皮膚按壓常可發現明顯指壓痕。

化驗檢查可有血漿白旦白降低,連紅血球、血色素、白血球、血小板值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