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2    痔瘡
內痔:

嗜肝性病毒病患者肝郁肺燥常合併大腸有結熱,因肺與大腸相表裡,故早期即易有下焦濕熱而引起便秘,大便粒狀、堅實、肛門灼熱,這是由於肝炎導致肝細胞混濁腫脹、門靜脈壓力逐漸增高,內臟血流動力學改變使整個胃腸道血流增加,結腸靜脈曲張和直腸靜脈曲張、易發生結腸和直腸息肉,促進痔瘡、癌變形成。主要症狀為便血。往往因出血部位決定出血色澤和血量。肛檢可發現痔核改變,嚴重者可脫肛、直腸脫垂。慢性、長期而又反覆的便血往往是做成血、氣虛弱和繼發性肥胖的病程發展主要誘因。

從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理考慮,早期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合併便血,不管其血量多少,均應給予足夠重視。有便血而未確診肝病患者、極有必要排除嗜肝性病毒病之存在,及時服用中藥,系統治療以求臨床治愈,將可控制便血复發,不可不慎。

外痔:

外痔常因肝病時大腸熾熱而形成栓塞性外痔,多於肝病基礎上食用辛辣、燥熱食物而反复發生。發作時外痔腫物由肛門突出、常伴局部疼痛,坐立不安,甚者繼發細菌感染。

脫肛:

內臟脫垂常為中氣不足,常見的莫如胃下垂、子宮下垂和脫肛。慢性肝炎門靜脈高壓和下焦濕熱形成痔瘡後,如合併中氣虛弱極易伴發脫肛。慢肝臨床治愈,脫肛多會有不同程度好轉。

肛周和下陰皮膚、粘膜潮濕、糜爛、搔痒、女性帶下

病毒性粘膜病變除唇粘膜外,如肛周、女性下陰粘膜在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活動期中,亦常可潮濕、充血、糜白、搔痒感,甚至炎症水腫,分泌物明顯增多,帶下如泉,形成 ”帶下” 等婦科疾患,易被誤診為普通的下陰炎症,如能系統中藥治療使慢肝臨床治愈,病毒性粘膜病變亦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