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05  口腔

 

臨床所見,病毒病之粘膜病變是極為普遍的。以各型肝炎病毒和泡病毒、痘病毒、EB病毒為著。臨床上反复口腔潰瘍或唇粘膜腫脹、皸裂,為此而就診覓醫者並不少見,如為嗜肝性病毒感染者,若非徹底用中藥系統治理慢性肝炎,達到臨床治癒,則不能防止其反覆復發。

  • 味覺減低: 不論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的味覺功能均是減低的,影響患者有食慾不振的症狀。目前已確定低鋅血症與食慾不振有密切關係。但臨床使用中藥系統治療肝病後(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並未內服鋅制劑),早期即可使患者食慾明顯好轉,自覺腹飢而胃納改善。
  • 口腔潰瘍: 反覆口瘡常是嗜肝性病毒病的早期消化系統症狀之一,與頑固性舌苔、舌胖、齒印、舌多皺裂、瘀斑、口臭等症狀都顯示了患者胃腸濕熱,表現於口腔和舌之上。如繼發感染常致腮下、頦下淋巴結發炎、疼痛。不少慢性嗜肝性病毒病反覆出現多發性口瘡,均為早期的主要症狀而顯示於臨床。
  • 唇粘膜病變: 多數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常出現病毒性口及唇粘膜病變,中醫的觀點有謂「脾主肌肉,其華在唇」。當肝病濕熱蒸騰時,脾胃不清,熱熏於上,津耗過度以致不能濡養肌膚,易於產生口腔或唇粘膜病變,臨床上常見為上唇或下唇部份粘膜發生水腫糜爛、唇粘膜粗燥、唇丘隆起、唇溝下陷,甚者唇表皮皸裂,伴出血、脫屑、口角糜爛、疼痛,唇角或唇緣外白斑等不正常的粘膜病理改變。
  • 故常可見口唇病變區域與正常唇粘膜組織有明顯的分界,一般內側 (近牙齦部份)糜白、腫脹,自感不適,外側唇緣可見健康的正常唇粘膜區。唇部粘膜病變活躍時,往往為慢性肝炎的活動階段。系統中藥治療使慢肝臨床治愈,常使唇粘膜外觀轉變較為正常,粘膜紋理緻密,唇丘腫脹會消退 (但仍常留痕跡)。

h1

唇粘膜粗燥、唇丘隆起


 

 

h2

唇粘膜表皮皸裂脫屑

 

 

 

 

 

13- (100)

唇分界著,唇粘膜浮腫

 

 

 

 

 

 

D10-(196)

唇粘膜糜爛脫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