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嗜肝性病毒病的飲食治療原則是 ”新鮮”、”富營養”、”均衡飲食”、 ”要絕對消毒”、”避免傷肝食物”。
在積極延醫治療肝病的同時,應該攝取優質而易於消化的蛋白質 ( 如新鮮的旦類、奶類、豬肉、牛肉、魚類。特別是豬肉,在中醫藥物學中認為是滋陰補腎氣,生津液療虛弱,含有大量的鈣、磷、鐵。而且豬肉的膽固醇含量比雞、鴨、魚、牛肉的膽固醇都低,是慢性肝炎食療首選之食物)。亦要有新鮮的蔬果和足夠的澱粉質、維生素。
由於慢性肝炎患者往往心火、肝火、肺火均盛,大腸又熱,不宜進食帶燥性的雞、鴿、鵝等家禽。蝦、蟹、蚌、蜆、蠔等含多量異性蛋白之濕熱海產,和芒果、荔枝、榴槤等濕熱蔬果更應戒食。注意避免辛辣、燒烤、煎炸等烹調方式處理的食物。為使肉類裏的蛋白質能易於吸收,中式 ”燉品” 的烹調方式可以將肉類蛋白質經過高溫、高壓而較長時間地把蛋白質水解成極易吸收的水解蛋白、氨基酸,故加黃祈、党參燉豬肝、瘦肉或加羌片清燉免治牛肉汁,均是首選補充蛋白質的良好方法 ( 尤以月經前後 ) 。平常多煲滋陰補腎湯水 ( 如冬蟲草、水魚、水鴨、花膠、響螺、蛤蚧等 ),對火盛陰虛的症狀有很大的裨益。肥胖患者對飲食中含脂肪的量和質均很注意,這是對的。但如為肝性浮腫導致繼發性肥胖,飲食仍應有適量脂肪和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