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mapp_user

1512月/15

飲水、利尿、服瀉藥、節食是減肥的好方法嗎?

飲  水

目前亦有人提倡大量飲水以求達到減肥目的,但這是有潛在危險性的方法,不可輕試。特別是心臟功能不全,腎病,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綜合征),貧血等等均極不適宜。因水份從口腔進入並不是簡單的就從肛門排出,更不能輕易的帶走體內癈物。實際上水份進入身體後,被吸收組成體液參予水和電解質的正常代謝,還影響血液濃度的膠性滲透壓。而且水份排出尚帶走部份電解質,增加腎臟功能負擔,雖然人體內有正常的水代謝進行調節,但不問體質情況盲目飲水,短期內較大量水份的進入,肯定可導致內耳迷路水腫而使眩暈有可能復發,故對反覆有眩暈病史和體質較為虛弱的人的確是不可不慎,千萬不可被每天飲六公升水就可以一個月內減肥十公斤的說法吸引而輕易去試。否則只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更加損害身體健康。

利  尿

應該謹記肝性浮腫不是單純性水腫,不能簡單的妄圖使用利尿去水藥物的方法治療,肝性浮腫、繼發性肥胖常會被一般醫師診治時用去水藥予以消腫,作為對症治療間歇使用本無可厚非,但這類患者如長期使用利尿藥物來達到消腫目的(特別某些降血壓藥物),常會服用較長時間後,體內電解質紊亂時,利尿作用就不顯著(降血壓的效果也欠佳)。如為了減肥達到體重減輕的目的而用利尿藥物,往往做成體內電解質紊亂,患者易倦怠無力、精神不振、如為低鉀有肌無力、低血壓、口苦、食慾不振、食量減少、腹脹、煩燥不安、情緒波動,嚴重時有嗜睡、反射減弱、尿少、尿閉、休克、譫妄、神志不清以致昏迷。如為血鈉下降速度快,有頭暈、頭痛、頭脹、厭食、肌肉抽搐、惡心、嘔吐、重致急性水中毒、腦水腫。但停止使用利尿藥時,肝性浮腫極易復發。故治本還是應該使用中藥,嗜肝性病毒病臨床治癒,肝性浮腫便易於控制,繼發性肥胖每可終止發展,甚至有不同程度的體重減輕。

 

服 瀉 藥

肝性浮腫、繼發性肥胖患者每因活動性肝炎而存在不少臨床症狀,頑固性長期便秘是肝郁肺燥型、大腸熾熱的症狀,往往也是不少患者的常見症狀。甚者更伴有痔瘡、肛裂而引起反覆便血,長期慢性失血常為肝性浮腫、繼發性肥胖持續發展的誘因。不論年紀大小,便秘常為患者帶來困擾而需長期使用通便塞肛製劑入肛排便。

目前不少減肥藥物的製劑含有瀉藥成份,服用後往往能使大便通暢。故患者一經使用,常為了能大便通暢而長期使用。但這些治標而不能治本的 ”減肥” 方法並不適當,長期服用只能延誤肝病治療,也肯定不能達到控制肝性浮腫、繼發性肥胖的目的。下心中藥系統治療肝病清除肝郁肺燥、大腸熾熱,治癒痔瘡使便血停止,才是最有效的減肥方法。

市售不少含瀉下成份的減肥製劑,使用之前宜慎重考慮。

 

節  食

繼發性肥胖既是患肝病以後引起的肝性浮腫,節食是極不相宜。相反,應按肝病的飲食原則:高蛋白質、高澱粉質、高維生素和低脂肪飲食。意圖限制飲食以達減肥目的,降低自已體重的行為本來是無所厚非,但是,一個有慢性嗜肝性病毒病的患者而伴有肝性浮腫的繼發性肥胖者,過度使用”節食”作為減肥手段,應該認為是不智而必需加以勸阻。因為有文獻報導指出每5~10個節食者中,通常有一個會發生厭食症。而只有50 ﹪的厭食症患者能在十年內能恢復正常飲食習慣。臨床上常發現不少慢性嗜肝性患者因繼發性肥胖而節食導致身體機能異常或引致肝病復發而不斷形成惡性循環,結果不但不能達到減肥目的,反而是”百病叢生”,苦了自己。

1512月/15

用中藥治癒肝病,才是消除肝性浮腫 (繼發性肥胖)的最好方法!

        要克服肝性浮腫及繼發性肥胖,首要任務是確診肝炎和治療肝炎。

        要確診肝炎並不困難,只要自己感覺有不正常肥胖且有上述慢性肝炎的症狀,便應延醫就診以作進一步檢查,凡經嚴格基本訓練醫師均能藉視、觸、叩、聽的體格檢查而輕易的發現肝臟有否腫大和有沒有肝區叩擊痛,必要時更能進一步藉超聲波檢查和驗血,以協助進一步診斷,但謹記的是化驗檢查 “陰性” 並不代表沒有慢性肝炎的存在 ( 因目前化驗一般為局限於甲型和乙型 ),它只能供醫生作參考,結論仍應由醫生去確定。

        目前慢性肝炎雖無特效治療,但中西藥物中有不少是對慢性肝炎有明顯療效而能終止活動性肝炎繼續進行的,慢性肝炎能轉入靜止期亦可認為已達臨床治癒的目的。因此,積極治療慢性肝炎是消除肝性浮腫 ( 繼發性肥胖 ) 唯一的方法。最少,也可以避免肝性浮腫 ( 繼發性肥胖 ) 的繼續進行。

        ( 我們臨床上一般使用中藥三劑可使肝界恢復正常,4~6週能使臨床治癒 )

1512月/15

妳有減肥的必要嗎?

        最近根據日本內衣業一項調查顯示 : 香港女性身材平均為胸圍33.3吋、腰圍25.5吋、臀圍34.7吋、身高62.8吋 ( 1.596米 )、體重121磅 ( 55.2公斤 ) 。 根據上述資料,香港女性的平均體質指數應為; 55.2 ÷ ( 1.596 ×1.596 ) =21.67。

        按照公式亦可測出香港女性平均正常體重為 49.6 – 54 kg (109磅~118磅)

    標準體重則應為54.56 – 64.8 kg (120磅~142磅)

        以上述公式計算,身高達160cm而體重達 64.8 kg 即142磅,仍為標準體重的最高值,部份愛苗條的女性大都不能接受,但假如身體健康,精神飽滿,身材無擁腫而又無肥胖引起不適,實不應過份強求體重數值而強行減肥。

        減肥雖然絕對是個人的行為,但是往往受社會風氣和廣告,傳媒的渲染而做成一些年輕女性加入減肥行列,追求常人根本沒有可能達到的窈窕身段。實際上人的體型主要是決定於遺傳,除了營養過剩的單純性肥胖外,一般的減肥措施效果是短暫的。上列統計和正常體重公式計算,說明了一般人的體重,只要不是標準範圍以外,就沒有理由刻意去減肥。

        肥胖是一種病態。肥胖者對感染的抵抗力一般較低,易於發生冠狀動動脈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膽石症等。由於肥胖者身體負擔過重,各關節易退化性變,常有腰酸背痛,關節疼痛,婦女月經量少,且可有閉經甚至不育等現象。亦由於肥胖程度不同,輕者常無不適,顯著者因脂肪組織積聚使氧氣消耗量較正常增加而畏熱、多汗、氣短、易疲勞、頭暈、頭痛、心悸、腹脹、嗜睡、下肢浮腫等。但上列症狀並不是肥胖者所獨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亦常有上述一系列症狀。只是由於過去對慢性肝炎的認識不足,診斷慢性肝炎的標準過於苛求化驗指標令臨床上很多慢性肝炎患者未能確診。更未明確理解因慢性肝炎而導致繼發性肥胖和單純性肥胖的區別。所以,如肥胖者過去曾減肥失敗或多次減肥仍不成功反而上述症狀加重,更應警惕患有肝病而伴有肝性浮腫的可能。因為不管是節食,增加運動量和藥物減肥,只能加重肝性浮腫,加重臨床症狀不適或因減肥而導致過度營養不良而引起病態消廋,甚至發生厭食症。

1512月/15

如何計算正常體重

(1)    一般計算正常體重公式之一;

正常體重 = 身長 ( cm ) -105至110 = 體重 ( kg )

標準體重 = 正常體重 + 10 % 至 20%

按照上述公式計算所得,如超10% 應為過重,超20% 已算肥胖。

 

(2)    一般計算正常體重公式之二;

用22乘以身高(m)平方

如身高160cm,則為22 乘以 1.6 ,再乘1.6。也就是56.32公斤。

 

(3)    體質指數 ( 國際身高與體重的標準比例值,即BMI ( Body Mass Index );

目前不少人已經注意到體重的數值並不應成為減肥的唯一標準,故提出了正常的體質指數,更易表明人的身體素質;

體質指數(身體質量指數) = 體重kg ( 公斤 ) ÷ 體高 M ( 公尺 )

正常標準值為17~25。( 世界衛生標準最低為18.5 )

 

倘若指數低於標準即是營養不良。

倘指數介乎25~30以下便屬超重,30或以上便屬癡肥。

 

亦有日本學者統計出;亞太區標準體質指數為23,日本為27,歐美國家為30。 如一男子體重為68kg,身高1.64m,則為; 68 ÷( 1.64 ×1.64 )

= 24.5398

因結果24.5398而不超25 故屬正常體質。

 

(4)    腰圍亦與腹部過多脂肪有關,亦是肥胖者之指標;

正常男性標準腰圍90cm (38寸),女性腰圍80cm (33寸)。

如一般體質指數為25~35,而腰圍男性超過40吋,女性超過35吋,即屬癡肥。

(但慢性嗜肝性病毒病常可導致鼓腸形成腹部膨隆,計算腰圍務需排除患有肝病)。

1512月/15

“減肥”的禁忌

        全球的 ”減肥熱” 正不斷的升級,各國投入減肥和治療肥胖而引起的各種疾病的資金也不斷增加。但效果如何?曾進行減肥的人最清楚。有科學家認為 “肥胖” 是疫症,我們完全同意,因為絕大多數的肥胖並不是營養過剩,根本不能憑限制飲食和加強運動量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嗜肝性病毒感染導致繼發性肥胖和肝性浮腫,才是最多見和最常見的致胖原因。既然與病毒感染有關,說是 “疫症” ,當然正確。

        1964年發現HAA ( 乙肝表面抗原 ) 以來,三十多年對病毒性肝炎的認識雖然有了長足進步,但至今仍未能根治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在全球散播。在本港由於感染病毒性肝炎的人不少,尤其是兒童和青年、少女等更容易被忽略,但肝性浮腫或因肝病已導致繼發性肥胖的患者常與單純性肥胖混淆,在潮流興減肥的今天提出這議題來討論,防止因肝性浮腫而採取了減肥措施使病程加重,是個十分值得注意防止的問題。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應該注意有否下列情況 ;

(1)     曾確診患過急、慢性肝炎以後體重短期明顯增加而發生肥胖者。

(2)     驗血發現有肝功能不正常或有病毒性肝炎抗原、抗體反應陽性者。( 確定為肝炎疫苗注射而引起的抗體反應陽性者例外。)

(3)     直系親屬或密切接觸者曾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史,或直系親屬或密切接觸者驗血有病毒性肝炎表面、核心抗原陽性者(即帶菌者)。

(4)     曾患重病、分娩、手術或急、慢性較大量失血 ( 包括月經過多、胃出血、痔瘡出血、外傷失血等等 ) 以後逐漸肥胖者。特別是曾接受輸血者。

(5)     因病 ( 如風濕、哮喘、痛風等 ) 而曾接受過類固醇類藥物較長時間治療,在治療後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而發生肥胖者。

(6)     嗜酒、吸毒 ( 特別是曾與其他人共同使用過注射器 ) 或因長期服用傷肝藥物 ( 如慢性便秘長期服用雙醋酚丁 ) 引致肝功能損害者。

(7)     同性戀者。

        凡有上述情況其中一種,均不應進行藥物減肥,即使節食和加強體能鍛練也應排除了肝性浮腫才可進行,以免愈減愈肥 ( 體重不減反增 ),反而影響健康。

1512月/15

肝病時做成肝性浮腫和 繼發性肥胖的原因

        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性浮腫(繼發性肥胖)是由於具有傳染性的嗜肝性病毒侵入人體後,能誘導人體內產生一系列的免疫反應。由於免疫調節功能紊亂,內毒素血症和微循環障礙等均可使肝細胞損傷而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當肝臟功能的異常會使身體各系統功能減退,往往造成了;

(1)    蛋白質合成障礙 ( 尤其是白蛋白的合成 ),即使是日常蛋白質的供給和吸收正常,但由於肝合成蛋白質的功能降低,血清白蛋白低下而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 ( 血清白蛋白的低降常有診斷價值,一般認為2.5克%稱為水腫的臨界水平。水腫嚴重血清白蛋白多在2克%以下。)

(2)    肝炎所致胃腸紊亂症狀 ( 如厭食、噁心、腹脹、胃痛、濕熱肚痛、胃腸敏感、便秘、腹潟等胃腸不適 ) 常常影響患者食慾和營養吸收,慢性肝炎的過程中亦常做成營養不良性水腫。

(3)    肝臟能參與人體的多項凝血機制,除合成維生素k外,還能合成纖維蛋白原、 凝血    原等等物質,當肝功能減退能影響血液凝固,臨床上就常易發生鼻衄,痔血,月經過多,皮下瘀斑。尤以女性於慢性肝炎時,常因肝氣鬱結而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經色深又多淤血塊,伴反覆經痛。 由於月經失血量過多,反覆、長期失血便做成失血性貧血,並能引致浮腫是非常多見。目前年青女性為保持美好身段盲目減肥實應三思。

( 4)   肝臟是許多重要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也是身體內激素降解,互變,轉化, 貯存及排泄的主要部位。而且肝本身能合成排鈉因子,血管緊張素原及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等激素各樣物質,故也是一個內分泌器官。 所以,肝炎後常引起激素代謝紊亂,使人體內分泌激素異常,如甲狀腺機能減低導致粘液性水腫。 生長激素升高和胰島素升高, 高胰升血糖素血症而導致肝源性糖尿病或低血糖症,此時患者易飢,多食很易引致繼發性肥胖。肝病亦常見高雌激素血症和男性激素降低,使少數男性肝病患者乳房發育和變成女性體型,男性性功能低下,在兒童期更易使患兒變成肥仔,外生殖器官也會明顯發育不全。

(5)    脂肪肝;臨床上常見患急、慢性肝炎後病人常併發脂肪肝,一般脂肪肝可有以下特點;

  1. A)   多有肝炎後發胖歷史,且常超過標準體重( 一般體重可增6~50磅,平均20磅 )。
  2. B)   一般情況良好,多無明顯症狀。
  3. C)   食慾良好,不厭油膩。
  4. D)   血清中轉氨常輕度或中度昇高,但亦往往顯示完全正常。
  5. E)    70%~80%患者血中中性脂肪明顯增高。引起脂肪肝的病因除了急、慢性肝炎以後可以併發之外,無獨有偶,臨床上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如飢餓、惡性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熱量不足的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包括糖尿病、皮質激素、性激素、急性妊娠期脂肪肝), 藥物中毒(包括酒精、四環素、四氯化碳、黃磷)均與肝代謝受不良影響有密切關係,由此可見繼發性肥胖的形成,並不可能單純的使用營養過剩、運動缺乏作為肥胖的唯一藉口。更不能成為使用節食、盲目增加運動量、服用減肥藥作為治療繼發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6)    腦神經系統損害 — 急,慢性肝炎能引起腦和神經系統的損害,導致肝性腦病,腦水腫,腦膜炎,肝性神經精神病,亦可發生慢性肝腦變性,顛,肝性脊髓病。根據統計,肝病性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發病率達65%或更高,病毒性肝炎患者中70%~80%出現腦神經損害症狀。其實人體內下丘腦有兩個調節攝食活動的神經核,一是腹內側核 ( 飽滿中樞 ),二是腹外側核 ( 飢餓中樞 ),動物實驗証實如將其內側核破壞後,動物進食增多以致肥胖,在臨床上有些腦炎和腦膜炎後遺症患者以多食,肥胖為主要症狀。而急性肝炎痊愈後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常伴有繼發性肥胖是否與肝炎病毒能損害下丘腦有關,目前尚未見有關報導。

        上述列舉的六點只是嗜肝性病毒病引起肝性浮腫或繼發性肥胖其中的部份理由。看了上述理由,你還有沒有盲目減肥的決心呢?

1512月/15

肝性浮腫和嗜肝性病毒病的關係

        過去不少人認為;能引起臨床表現以肝炎病症狀為主才算是肝炎病毒。根據報導,已發現的肝炎病毒已經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但臨床上一般只能通過化驗血液查出甲、乙、丙三型。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稱為「病毒性肝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慢性肝炎中又分為活動性和遷延性兩種。所以,病毒性肝炎是指幾種不同的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發病時,會有肝細胞壞死和炎症反應的特點。但其實,從病原學上來看,各型肝炎均應各自為獨立之疾病,因不同型的肝炎,有不同的傳染途徑、不同的潛伏期、不同的轉歸,但因臨床表現都很相似,故仍保留「病毒性肝炎」這一個名稱。

        但近20年來,由於對 “病毒病” 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確了病毒對人體的持續性病毒感染,其中包括有潛伏感染、慢性感染、急性感染後遲發併發症和慢發病毒感染四類。目前,不少文獻報導,除肝炎病毒外,實際有很多其他已知病毒感染人體後,亦可引起肝臟炎症的病理改變,計有腮腺炎病毒、單純性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黃熱病病毒、風疹病毒等等。但這些病毒各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故不屬於肝炎病毒。雖然不稱肝炎病毒,並不代表這類病毒急或慢性感染不引起宿主的肝臟炎症反應而導致肝腫大,有肝炎症狀及肝外表現及併發症。也就是說;這一類 “嗜肝性病毒” 應包括數種肝炎病毒和一切能令肝臟炎症的有關病毒。而 “嗜肝性病毒病” 就是患者伴發有肝濁音界異常,臨床上常有纏綿難愈的反覆、交替、多系統肝炎症狀和因急、慢性肝臟機能損害而引起的各種臨床疾病及其併發症的表現。這包括因 ”嗜肝性病毒” 感染而引起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內分泌失調等造成的脂肪肝、肝性浮腫和繼發性肥胖。臨床發現,這些都是嗜肝性病毒病常見的併發、後遺症。而嚴重的明顯的肝性浮腫、腹水、更常見於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只是肝硬化和肝癌多於慢性肝炎晚期才能發現,往往為時已晚。

        及早發現自已患上嗜肝性病毒病,明確了解慢性病毒性肝炎能導致的肝性浮腫和繼發性肥胖,因而及早採取積極的中藥和西藥治療,.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不但不用費時失事去減肥,還能免除慢性肝炎的各系統臨床症狀的長期折磨,停止浮腫和繼發性肥胖繼續進行(甚至能達到減肥目的)。就能保持身體健康,更能防止肝炎繼續發展成為肝硬化或肝癌。

1512月/15

「中年發福」是不是真的有福?

       過去常有 “ 中年發福 ” 這句口頭禪來形容中年後體重明顯增加以致肥胖者,其實,這類年齡組別往往是慢性肝炎病已進入一個症狀顯著的階段,內分泌的改變和較長時期慢性肝炎活動,常導致機體各系統機能失調而導致患者發生繼發性浮腫和體型改變。如伴有臨床症狀和不適,特別是明顯倦怠,腰痛,周身酸痛,反覆關節發炎,氣短,腹脹,短期內明顯體重增加,更應查明體重增加原因,警惕有否慢性肝炎合併肝性浮腫或繼發性肥胖,不必急於採取減肥措施進行減肥。我們2000例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的統計資料中顯示,初診年齡中,不難發現”中年”人的臨床症狀明顯而需治療的患者較其他年齡更多。

        下列 “初診年齡分佈圖” 可以明顯的顯示出26~40歲的患者就診人數較多。且以30歲左右是本組案例發病覓醫的高峰。所以,”中年發福” 並不是真的有福。

1512月/15

自我檢查浮腫的方法

你是真的肥胖還是浮腫?這裡介紹一些方法可自行檢查。

        浮腫的特點往往有:

(一)  上瞼有肥厚腫脹,下瞼有明顯眼袋,臉形憔悴而膚色枯黃,或蒼白而無光澤者,下頜頦部常見飽滿,鬆弛,下垂。面形變圓,變寬,尤以耳下腮腺部位較為明顯,則常為浮腫。
(二)  對鏡伸出舌頭,如舌頭寬闊肥厚,顏色淡白 ( 除非肝火盛則偏紅 ),舌緣有鋸齒狀牙齒印,則為浮腫 ( 中醫謂之濕重 ),如舌上披有舌苔,則顯示腸胃伴有濕熱。
(三)  健康人平臥時腹部平坦,胸廓高於腹部。但浮腫者常見腹部膨隆,平臥時腹向兩側展開(狀如仰臥之青蛙腹部),且肚臍淺平,臍周不見凸出之脂肪墊,腹直肌外緣凹陷消失,( 如為肥胖則可見臍孔深陷,臍周有隆起之脂肪墊,腹直肌外緣可見半月形凹陷。 肚臍之深淺程度亦常用以衡量嬰幼兒的營養發育標準,臍深者脂肪多、營養發育較好。如小兒臍部平坦甚至突出,如用手指能捏起其腹部皮膚薄而鬆弛,皮膚乾燥,則小孩脂肪儲存量很少,屬營養不良。)如腹部平面高於肋骨平面,常有鼓腸氣脹使腹圍不斷增大,常見於肝病患者伴有胃腸障礙。

此外,浮腫者站立時亦常不見腰。而且,由於腹部皮膚常不曬太陽,腹部皮膚更便於觀察膚色有否蒼黃。如為長期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發育期前發病,伴有肝大),有時可發現雙肋脅不對稱,左側肋脅較狹窄甚至下陷或成角突出,而右側可見肋脅向外膨隆。右側肋脅部局部叩擊常有疼痛感覺(稱為肝區叩擊痛)。

(四)  浮腫者常自覺四肢末端腫脹,指環不易套進手指,腳眼變平,穿鞋感到鞋變窄,最主要的還是按壓脛骨前皮膚可發現凹痕而不易平復。此凹痕由於受地心吸力影響,常於黃昏、睡前最為明顯。女性短時內體型變胖,體重明顯增加時,往往造成腹部、臀部、大腿內側皮膚出現白色或粉紅色不整形皺紋,這是皮膚彈力纖維斷裂所做成,性質如妊娠時之妊娠紋形成相同。

        根據上述各點,配合自己平時有否不適,如精神不振、疲勞乏力、記憶力減退、嗜睡或失眠、全身痠軟、疼痛、氣短、長期鼻敏感、反複感冒 ( 尤以月經前後 )、頑固性咳嗽、多痰和復發性口腔潰瘍、反複濕熱肚痛、腹瀉、便秘(或交替性腹瀉、便秘),右側脅痛 (肝痛),痔瘡 ( 可反複出血 )。 或頑固暗瘡、反複發生皮膚病 ( 特別是風疹與濕疹 )。 耳水不平衡、持續高血壓、長期反復偏頭痛。或多白帶、有經痛、月經不調 ( 尤以月經量過多) 等等症狀。再參考過去有否肝炎病史,肝炎和肝癌的家族史。 常可以協助判斷自己是否有肝性浮腫。 所以,過去有急性肝炎,驗血有抗體或是帶菌者,有上述症狀不能治癒而反覆發作者,常有慢性活動期肝炎,併發肝性浮腫 ( 即繼發性肥胖 ) ,極需覓醫進一步查治。

1512月/15

何謂浮腫?

        浮腫又稱水腫,這是由於皮膚和皮下組織 ( 包括血管外的組織間隙 ) 有過量的積液所致,定時測量體重的增減,可以了解浮腫程度。 一般來說,若出現顏臉浮腫及下肢輕度浮腫,體重已可增加5%。若浮腫在顏臉和四肢甚為明顯,指壓呈可凹性 ( 用手指按壓小腿脛骨前皮膚包著骨的部位,持續輕力加壓,放手時如見凹陷,即為可凹性浮腫 ),軀幹亦見浮腫,體重可增加10%左右。如全身明顯浮腫且伴有胸水,腹水,陰囊 ( 女性為大陰唇 ) 水腫等,體重至少增加10-15%以上。所以,因疾病而引起過量的積液,亦能使人體形增大,體重增加,沒有查清原因前就採取減肥措施實為不智。

究竟浮腫有哪些原因呢?

        浮腫的原因很多,如營養性、內分泌疾患、水電解質紊亂、藥物過敏或中毒,常見的還有心性、肝性、腎性水腫等。

  • 心性水腫常有心臟病歷史,浮腫先發於下肢後擴遍及全身,因心性水腫多見於慢性心力衰竭或重度心功能不全,常有心悸、氣短和其他的臨床症狀,不易疏忽。
  • 腎性水腫較多見,浮腫先由眼瞼,臉部開始,向下發展至全身,由於起病較急,常伴高血壓和明顯急、慢性腎炎症狀,小便化驗亦有改孌,故亦不易誤診。
  • 肝性浮腫很常見,肝病患者主要因體內抗原抗體複合物瀦留濃度,隨著年月增加導致體液組織間隙中滯留,形成肝性浮腫。但由於慢性肝炎進展緩慢,又無特效治療,故昜被忽略甚至誤為肥胖。而肝性浮腫亦往往是由於病毒性肝炎而引起營養吸收障礙,導致貧血、低蛋白血症、內分泌功能失調。甚至因病毒性肝炎形成維生素缺乏如缺維生素B1導致濕性腳氣,這都是肝性浮腫的形成原因之一。 所以在這裏重點提及肝性浮腫與單純性肥胖區別與肝性浮腫的成因。目的是使想減肥的人慎重再考慮,是否未排除自己有沒有肝病,就貿貿然採取減肥的措施。

        不少自以為肥胖的人,均有可能是肝性浮腫。我們研究中心接診香港地區2000例肝區濁音界異常的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其中發現有肝性浮腫達539例,佔26.95% (539;2000)。從這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在肝病高發區內的香港,肝性浮腫極為普遍,確不能丟以輕心,千萬不要把病態的肝性浮腫當作單純性肥胖而隨意減肥!